“超级快充”上线!湖南首个重型燃机调峰电站并网发电

2025-08-06 浏览: 来源: 作者: 梁祎雯

热浪席卷三湘大地

湖南电网

今夏正经历一场“烤”验

用电负荷屡破纪录

调峰压力持续紧绷

图片

8月6日,伴随着重型燃气轮机的轰鸣声,湖南能源集团所属湘投国际衡东燃气发电项目(简称衡东气电”)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作为湖南首个重型燃机调峰电站这台量身打造的“超级快充”,为久受“尖峰之渴”困扰的湖南电网,注入了强劲而灵活的“清洁动能”。

图片


破局:纾解电网“峰谷”之困



盛夏酷暑,空调齐鸣;寒冬凛冽,暖风轰响——季节更替间,湖南电网都在接受“极限挑战”。近年来,湖南用电负荷季节性特征愈发明显,峰谷差率高达58%至65%,在国网各省级电网公司中排名前列。

“湖南电网调峰面临多重挑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衡东气电项目经理黄红亮分析指出,“水电‘靠天吃饭’,风电光伏时有波动,外来直流电量有时又与用电波峰错配。”近年来,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湖南现有火电机组每年启停调峰超10次,深度调峰超2000台次,已逼近火电机组运行极限,火电企业运营压力日益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在湖南电网调峰压力持续攀升的背后,区域间的能源供需与经济发展需要还不够协调。湖南西部以水电为主的电源装机占全省半壁江山,处于用电负荷重心的湘东、湘南,用电规模占全省56%,自身电源装机却只占43%。特别是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湘南,作为省内第二大负荷中心,长期受困于“北煤南运”末端的掣肘,电力支撑能力薄弱。

当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风光等新能源占比提升,湖南电网,迫切需要更灵活、更强劲的调峰“尖兵”,而湘南负荷中心,又亟需大型支撑性电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南省布下了衡东气电这枚破解此局的关键棋子,湖南能源集团以湘投国际为主体具体推进实施。项目设计建设两台490MW级上海电气AE94.3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硝、废水处理等配套设施,首台机组于今日率先投运,第二台将于年底并网。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显著提升湖南电网调峰能力,并直接为湘南负荷中心提供稳定支撑。

图片

作为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的一批燃气电站中首个建成投产的项目,衡东气电的正式投运,不仅标志着湖南电网首次拥有了现代化、清洁高效的重型燃机调峰“尖兵”,更有力助推湖南电网形成更加均衡的能源供应体系

尖兵:“超级快充”的硬核实力



作为为湖南电网量身打造的“超级快充”,衡东气电的核心优势在于启动迅速、调节灵活。机组从启动到并网仅需30分钟,热态启动到满负荷仅需85分钟,远快于煤电机组。联合循环调峰能力超70%,可实现0-100%负荷稳定运行。

这在电力系统中意味着什么?传统煤电机组启动通常需数小时预热;而这座重型燃机则宛如电力系统的“即热式热水器”——用电高峰时能瞬间“顶峰”支撑,负荷低谷时可快速停机“休整”,调峰深度100%,精准响应电网的每一次负荷波动,实现“随调随应”。

如果说灵活调峰解了电网的“近渴”,那么衡东气电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表现,则为湖南的绿色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效率账本”。

采用上海电气AE94.3A型机组的联合循环效率高达59.51%,超过当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煤电机组,相当于用同样的气发更多的电。每年消耗3.3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产出17.6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换算成“绿色账本”:节约标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逾100万吨

而更深远的布局在于实现与国家级战略的互补。即将于今年9月整体竣工投运的“宁电入湘”±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其落点正是衡阳换流站。这条外来输电“大动脉”的稳定运行,亟需本地快速调节电源支撑。衡东气电恰是最佳“搭档”——外电波动时,它能瞬间补位;负荷骤升时,它能即刻顶上,守护这条能源“大动脉”的稳定运行

坐落于衡东经济开发区,衡东气电的意义,远不止于调峰这台燃机的轰鸣成了产业升级的“冲锋号”。

去年获批的省级化工园区,总投资超百亿的绿色盐碱产业基地正加速建设。但化工生产对电力的“苛刻要求”众所周知——必须“双电源”甚至“多电源”保障,容不得半点闪失。

图片

“衡东曾是全国小水电百强县,但小水电‘靠天吃饭’,枯水期出力不足,丰水期又难以调控,供电稳定性难以满足现代工业需求。”衡东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肖俊坦言,“衡东气电的投运,不仅为园区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第二电源’,更构筑起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电力底座。”

作为湖南能源版图中的关键落子,衡东气电正以点带面,激活湖南能源结构转型优化与产业发展的“全盘棋局”。

攻坚:从“零经验”到“创标杆”



作为湖南能源装备领域的一次重大跨越,衡东气电项目在重型燃机建设、精密安装及复杂调试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零经验”挑战。从一张蓝图到如今轰鸣运转的“超级快充”,衡东气电的诞生,并非易事。

项目建设之初,一道道现实难题横亘眼前:湖南首个气电项目建设的省内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几乎为“零”。人从何来?湘投国际股东方中广核鼎力支持,从其系统内选派气电专业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搭班子,带队伍,通过两年多的培训和实战,锻炼出一支“气电湘军”。

电厂年均消耗天然气约3.3亿立方米,而彼时项目所在地现有支线管道远难满足需求。气从何来?湖南能源集团发挥省级能源平台全产业链、多能互补的优势,由其旗下湖南湘投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为衡东燃气电厂投资建设一条天然气直供专线,确保该项目的天然气供应稳定可靠。

“轴系安装是燃机建设‘最难啃的骨头’。由于燃机轴系跨度长、体积庞大,在高速旋转下对中精度要求极高,误差需控制在‘头发丝’级。”燃机设备厂家驻项目现场负责人罗起的子介绍道。

回忆攻坚场景,湘投国际衡东气电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胡世光记忆犹新:“近40℃的高温下,大家穿着防静电服、几斤重的绝缘鞋,每天奋战超16小时,会议室的‘诸葛亮会’一场接一场,灯光亮了一夜又一夜。”超过20天的高温鏖战,这支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60%的团队,硬是啃下了轴系高精度安装技术“硬骨头

图片

管理上的极致追求同样亮眼。早在基建期,该集团便率先启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MIS系统),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一屏幕掌控,真正做到了建设全过程可视、可管、可控。

党建引领,更是项目推进的“红色引擎”。湘投国际党总支坚决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党委部署,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指导衡东气电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党员攻坚队”和“青年突击队”,实行24小时轮班驻守现场制度。在发电机氢气系统查漏、燃机盘车试运等关键环节,先锋力量始终冲锋在前,以“钉钉子”的精神逐个击破技术难题,保证工程高质量推进并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2024年,衡东气电项目被评为湖南省重点项目建设“优秀项目”。

未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这台超级快充将成为它们的稳定器——风光发电充足时,它主动让电、保障绿电优先消纳;出力不足时,它迅速补位、支撑电网稳定运行在极端天气与用电高峰面前,湖南电网的韧性将显著提升,湖南人“用电安全感”也将全面升级。

Copyright © 国资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