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禀赋”省份走出能建“尖子生”?从草原深处的智慧矿山说起

2025-09-18 浏览: 来源: 作者: 粱祎雯

超额完成矿山剥离任务,一年剥离量相当于搬空四座西湖;全国首个全标段应用无人驾驶技术,智慧矿山蓝图加速变为现实……近日,湖南能源集团所属楚湘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湘建工”)捷报频传。

这更像是以一盘“弱禀赋”开局的产业逆袭。湖南缺煤、无油、乏气,从这样一个能源禀赋先天不足的省份走出来的企业,为何频频在能源富集区崭露头角?又靠什么在与能源强省本土企业的竞争中突围,跻身全国煤炭建设行业矿建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图片

智慧破局,打造矿山开采新范式

露天采矿,首在剥离。覆盖岩土的传统剥离依赖人工矿卡,效率有限、安全风险高,在气候多变的内蒙古,挑战尤为严峻。

位于蒙东能源基地的白音华露天矿,煤层复杂、剥离难度大。面对年剥离量相当于“四个西湖”的浩大工程——6200万立方米,楚湘建工提出“智能化剥离+无人驾驶作业”全新解决方案,推动实现矿车无人化、生产绿色化

前进、停靠、提铲、卸土、倒车……一系列动作流畅精准,如臂使指。电动矿卡轰鸣不息,驾驶座却空无一人。数公里外的远程控制中心里,操作员依托5G网络实时传输指令,精准调度每一台设备。

在这场超过280台设备参与的“剥离大会战”中,40台无人驾驶矿卡高效协同、稳步推进。项目单日剥离量最高突破36万立方米,年度完成6500万立方米,超额达成目标,实现产值5.59亿元。

智慧剥离之外,全国首个全标段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南露天煤矿项目,成为楚湘建工转型棋局另一关键落子。

图片

深夜矿坑,无人矿卡依旧有序运转,6编组、24小时不间断作业已成常态。激光雷达如“锐眼”,穿透黑暗感知环境;线控技术如“大脑”,指挥车辆自主循迹、避障、装卸;边坡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捕捉岩体位移,超限即刻预警。

南露天煤矿800万立方米年剥离项目全面采用无人驾驶技术。楚湘建工投入45台百吨级无人矿卡,构建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智能运输体系,并全面负责安全、质量与现场管理。

“目前,南露天煤矿的45台无人驾驶矿卡日均运输土石方量达5.5至6万立方米”楚湘建工项目派驻安全专员雷华介绍“整套系统现仅需配备超60名技术与操作人员若沿用传统驾驶模式,完成同等作业量至少需投入200人以上。”

数字化远程管控极大降低了人为操作风险,“无人则安”加速从理念走向现实。2024年,南露天煤矿顺利实现2000万吨产能的稳产达产目标,年产量同比提升7.24%,实现了安全与效能的双重跃升。

远征沃土,弱禀赋下走出能建“尖子生”

欲成参天大树,根要深扎沃土。湖南地处全国能源与电力网络双重末端,煤炭短缺,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然而,在这般“先天不足”的条件下,楚湘建工跻身全国煤炭建设行业矿建综合实力第一方阵,凭何突围?

始建于1954年,原为煤炭工业部直属的煤矿基本建设施工单位,楚湘建工历经多次体制改革与重组,于2018年1月组建为企业集团,形成母子公司管控体系2024年成为湖南能源集团下属国有全资子公司,为集建设、管理、融资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

本省资源禀赋不优、业务量不足,“走出去”对于楚湘建工而言,早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我们将内蒙古、新疆等资源富集区定为战略目标市场,设立专门办事处,安排专人对接,一旦捕捉到合作机会,第一时间跟进,确保不漏过任何机遇,”楚湘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梁瑞虎介绍。

近年来,楚湘建工主动融入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围绕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和差异化持续发力,制定清晰的“跨区域经营”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家电投、中国大唐、国家能源等大型能源企业的交流合作。如今,其业务版图已延伸至山西、陕西、贵州、云南等多个产煤大省。

图片

如何在能源强省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楚湘建工的答案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数字化转型,深耕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

在新疆大明天湖铁矿项目,远程管控平台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在内蒙古锡林河工程,表土剥离再利用技术实现矿山“开采一片,利用一片”……以数字平台为智能基座,楚湘建工对内打通部门壁垒,实现对项目全要素、全流程的精细管控对外借助远程系统,对散布全国乃至海外的项目实时监测、预警风险、统一调度,确保跨区域发展走得稳、管得牢。

与此同时,打造“创新联合体”,依托湖南先进的矿业技术、工程装备优势以及知名院校的技术资源,将潜在竞争者变为价值共创同行者,围绕共同技术目标,集中资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使命共担的“产业舰队”。

从新疆浩瀚戈壁到内蒙古辽阔草原,从千米井下矿区到万顷露天煤田,楚湘建工的旗帜在一片片能源沃土上高高飘扬,凭借一个个标杆项目的扎实落地,持续擦亮能建湘军”品牌。

图片

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先锋队,楚湘建工紧紧围绕湖南能源集团做“能源安全保障支撑者、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引领者、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能建、矿建业务的协同优势,正加速全国市场布局。



Copyright © 国资潇湘